智慧教研新视听

衔接有方 让爱更有力量

武汉学前教育空中指南


幼小衔接是幼儿教育道路上第一个重要转折点,幼小衔接不仅是知识的储备,更是习惯的养成,能力的培养,幼儿是否能从幼儿园平稳过渡到小学,离不开幼儿园、家庭、学校多方协同奔赴。2021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要求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幼儿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为幼儿园与小学做好衔接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课程合理,搭建幼小过渡桥梁

为了帮助幼儿在进入小学前养成良好的学习及生活习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合理安排幼小衔接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既有利于幼儿入学前后的学习和发展,也是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幼儿园应从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学习准备四方面逐步培养幼儿健康的体魄,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习惯等基本素质,让幼儿循序渐进地做好入学前的准备工作。如教师可开展《我是值日生》活动,引导幼儿体验责任和任务意识;可以开展《我是时间小主人》、《课间十分钟》等活动,让幼儿感知时间的长度,培养幼儿时间观念;通过开展《小学,我来啦》主题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小学,向往小学生活;培养幼儿每天整理自己的书包,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二、家园协同,营造幼小衔接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幼儿成长中,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随时影响、熏陶着幼儿,家长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幼儿的成长。因此,在幼小衔接这一环节,家长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幼儿教师需要积极与家长交流沟通,取得家长的配合,家园协同,共同完成好幼小衔接工作。

幼儿教师应积极正面宣传,让家长明白幼小衔接的内容和方式,争取家长的配合,引领家长多关注幼儿的发展,遵循教育规律,主要从幼儿的学习兴趣、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适应性等几方面做好衔接。如:引导家长和幼儿一起建立作息表,让幼儿形成“我的作息我作主”观念;让幼儿整理自己的物品和玩具、用完的东西及时归位、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甚至帮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坚持亲子阅读,培养幼儿阅读倾听、认真思考、大胆发言和勇于探索的习惯。

三、双向衔接,减缓幼小衔接坡度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强化衔接意识,幼儿园与小学协同合作,科学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促进儿童顺利过渡”,意思是要做到双向衔接,就应该消除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实际存在的断裂现象,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一年级的课程安排、内容梯度、教学进度、教学方式都应得到充分衔接。幼儿的学习是游戏化、生活化的。小学一年级教师要和幼儿园教师要多交流、多研讨,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慢慢让幼儿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才能真正落实幼小衔接。 

虞永平教授说过:"新时代的老师要不断变革自己的教育观、课程观、儿童观"。因此我们要从幼儿的需要出发,要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教师可与幼儿面对面交流,如上小学前应准备什么,期盼怎样的小学学习生活等,让幼儿用画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走进幼儿的内心,和幼儿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做好幼小衔接,以幼儿为本,让幼儿在快乐中适应小学生活。

幼小衔接,不是填鸭式学习的短期行为,而是家、园、校三方携手并肩的长期合作共育。幼小衔接,不是小学知识的提前学习,而是让幼儿在逐渐养成生活、学习、社会交往等好习惯、好品质,不断提升综合素养。人生如一场马拉松,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要回归教育初衷,充分尊重幼儿成长规律,着眼幼儿的终生发展所需,以“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基”为目标,以科学的方法为路径,以爱护航,快乐而坚定的行走在和幼儿一起成长的路上,我们要用爱与陪伴慢慢开启幼儿人生新的里程,迎接新阶段的成长,让我们一起助力幼儿,迈向人生新台阶!

 

单位:武汉市江岸区沈阳路幼儿园

作者:文蕾

 

 


帮助中心
PC下载
APP下载

扫码下载

人人通空间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