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研新视听

幼儿园垃圾分类区域游戏创新思考

武汉学前教育空中指南


 摘要:在我国环境治理需求和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垃圾分类已步入幼儿日常生活,各种垃圾分类活动正孕育而生。本文基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幼儿文明生活习惯指导建议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整合课程”指导理论,将垃圾分类游戏渗入区域活动,探究区域垃圾分类游戏可变式环境、分类式材料、整合式游戏等主体元素创新模式,枚举多个实例阐明论证,为幼儿园垃圾分类区域活动开展提供可行性思路。

关键词: 幼儿园;垃圾分类区域游戏;创新

“垃圾分类”最早始于德国,随后许多发达国家相继行动,日本注重垃圾分类从幼儿抓起,其幼儿园强调与社会、家庭、学校保持一致性教育。基于发达国家的先进做法,加之后疫情时代我国环境治理的迫切需求,垃圾分类已步入中国儿童的日常生活,成为教育的新视点、新课题。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每位幼儿都有自主探究的学习潜力,教育的目的不是将一些经过选择的知识强塞给幼儿,而是培养其自发的学习欲望。”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很好地将幼儿活动的自主性与隐性教育目标有机结合,易于幼儿知识技能习得和能力发展。因此,丰富多彩的垃圾分类区域游戏能够帮助幼儿提升垃圾分类知识积累,促进幼儿垃圾分类行为养成。

 

一、坚持整合理念,拓宽垃圾分类区域游戏创新思路

 “整合”就是把各部分、各要素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下文简称《纲要》)中提到:“幼儿园教育可以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等五大领域,各个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去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这种渗透融合学习使得各领域不再茕茕孑立,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我们将整合教育理念迁引到区角活动,让各区域形成关联和互补。如表演区与阅读区、美工区互动起来可以丰富幼儿的表演内容,为幼儿提供更多的表演资源,将建构区和美工区、阅读区关联起来,也可为幼儿提供大量的建构材料和创造启发……

在开展垃圾分类主题区域游戏时,教师要根据各区角的活动特点和互补性创设相互联系的垃圾分类游戏,用更贴近幼儿生活的游戏形式,促进幼儿垃圾分类自主学习和行为熏陶,构建寓教于乐的垃圾分类主题游戏联盟。

 

二、创新设计主体元素,焕发垃圾分类区域游戏活力

区域游戏由区域环境、游戏材料、游戏内容、游戏角色等主要元素构成,这些元素是游戏活动中的可变因素,需要教师创新思路、精心设计、灵活运用,生发出多姿多彩的游戏组合单元,推动游戏不断深化,促进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获得全面的发展和个性化发展。

(一)变换区角环境,激发幼儿游戏兴趣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为发挥环境对幼儿游戏的隐形教育功能,我们要精心设计区域环境,通过灵活多变的造型来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灵活多变即区角面积可大可小,区域数量可多可少,区域空间可设在班级也可置于草地,区域之间可集合也可独立,区域范围可同班也可混班。譬如,教师要设计一个场地开阔的垃圾分类游戏站供同龄或混龄幼儿活动时,可将建构区、美工区、科学区、阅读区布置在户外宽阔的草地上,建构区设在外沿,阅读区置在遮阳伞棚下,美工区用布帘或屏风做隔断。通过这样的整体统筹,就能让垃圾分类游戏站具有广阔的游戏空间、自然的户外环境、新奇的游戏氛围。这种设计更利于启发幼儿的创造力,促进不同层次、不同年龄幼儿的交互学习,激发幼儿垃圾分类的活动兴趣。

(二)分类准备材料,促进幼儿认知发展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操作活动是儿童最重要的活动,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儿童是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材料是幼儿区角活动的对象,是区角游戏的支撑,为充分发挥材料的学习效能,教师可以以通过分类式学习,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

1.统筹规划,分类准备

俗语说:凡事预则立。教师想达成活动目标,前期规划必不可少。活动前,教师需做好详细策划,根据每一次活动目标准备所需的游戏材料,包括收集大量的废旧物品,制作游戏进区卡,拟定活动规则,准备角色服饰装备,绘制步骤图,提供垃圾分类故事音频和视频,丰富区域放置的垃圾分类绘本故事和知识画册,设计垃圾分类小能手勋章等等。

2.家园同步,分类收集

《纲要》强调:“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垃圾分类区域游戏的开展需要家长的支持与帮助,因为家园保持一致的教育更能促进活动目标的有效达成。在材料准备时,教师可邀请家长和幼儿参与,在共同收集材料过程中帮助幼儿认清各种生活垃圾的分类。以可回收物的回收为例,教师可采用家园同步的方法,在班级和家中摆放相同的“纸盒”“铁罐”“布料”等分类收纳筐,贴上统一的可回收物卡通标识,并附上供幼儿参考的分类物图示帮助幼儿识记,幼儿将回收的物品清理干净后按提示投到对应框内。通过对可回收物品的多次收集,幼儿对可回收物的识别能力大大增强,物品分类回收知识也得到了巩固。

3.分组制作,分层投放

材料是幼儿游戏的直接对象,让幼儿参与材料的制作能激发其主人翁意识,增进游戏兴趣。在玩具制作前,教师要先理清材料准备的思路,根据每一次区角活动的目标,设计出各区角游戏玩法,再梳理出活动所需的材料,引导家长和幼儿共同分类收集和制作。

如,小、中班垃圾分类混龄活动,教师创设出适合不同年龄幼儿的游戏:“垃圾分类箱”创意美工,“垃圾娃娃寻宝记”益智游戏,“绘本中的小秘密”阅读活动,“趣味投影”科学游戏,“垃圾娃娃小舞台”表演活动,“垃圾城堡”建构游戏等等,再根据游戏所需收集、制作材料。教师先将所有材料进行分类:纸类(垃圾娃娃填色卡、带盖纸盒、垃圾分类箱制作图、垃圾藏宝图、宝藏图卡、垃圾立体绘本、纸质大暗箱、四个垃圾娃娃卡通图),布类(红、绿、蓝、黑四种颜色的纱巾、围巾、布块),罐类(易拉罐、牛奶罐、铁盒),塑料(塑料瓶),木类(木块)。材料分类收集完毕,教师首先将家长分成若干组,要求每个小组各自负责一种材料的玩具制作;其次在家长群上传一些玩具的制作方法和步骤,鼓励家长和幼儿创新思路,做成有创意的玩具;最后教师将手工玩具集中收集,根据游戏所需分步、分层在游戏区域投放材料。

(三)整合区域游戏,促进幼儿整体发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幼儿园区域活动着眼的是幼儿的整体发展,在开放的区域中,所有活动都相互关联,不可分割,整合生成相辅相成的联动游戏。

1.整合游戏目标,衍生互动区域

幼儿园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所期待达到的教育效果,它关系着活动的方向、活动的范围、活动的难易程度等要素。可以说,制定适合儿童发展的游戏目标是区角活动的靶标,而整合的活动目标则扮演着“指挥官”的角色,需要教师开展不同的游戏活动来打中靶标。以小班为例,通过整合区域目标,将其设定为“熟悉四个垃圾分类标识”。在开展区域活动时,美工区、建构区、益智区、表演区等都会围绕这个整合目标创设垃圾分类的相关游戏,让幼儿在不同区域的游戏活动中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的多样化学习,实现不同能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2.整合游戏伙伴,促进互助交流

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了“混龄教育”的观念,即教师将不同年龄的孩子混在一起,较小的幼儿通过模仿,年纪较大的幼儿通过帮助小弟弟、小妹妹,各年龄段的幼儿在游戏的互动中获得知识、技能和自信,在交流沟通中促进了语言和思维的发展,让不同层次的幼儿得到社会性发展和能力的提升。

3.整合游戏活动,丰富区域模式

幼儿在游戏时常常是“生活即游戏,游戏即生活”的状态。为了满足幼儿的游戏角色天性,教师可尝试新的玩法,用大型的垃圾分类角色游戏完成各区域活动的整合,创设垃圾分类角色游戏情境,设置游戏总规则,形成联动工作坊。如:由幼儿自愿选择一个工作坊与其他小伙伴一起合作完成劳动,用工作换取“垃圾分类小能手勋章”,期间成员可凭勋章进入其他任意两个工作坊。进入工坊时,教师要求幼儿需遵守每个工作坊的活动规则借取所需物品,工作结束后归还物品。每个工作坊我们都设置了管理员角色和角色职责,如垃圾分类管理员负责对本区域垃圾分类回收,物品管理员负责物品借出、回收记录等工作。

在大班“垃圾分类工作坊”开展区角整合游戏时,由幼儿自愿选择一个工作坊与其他小伙伴一起合作完成工作任务,完成工作任务后,幼儿就可以用工作成果换取“垃圾分类小能手勋章”,凭勋章幼儿还可选择进入其他任意两个工作坊。垃圾分类工作坊的活动非常丰富,幼儿凭兴趣选择自己要去的区域,凭勋章到其他工作坊寻求帮助。美工坊可作为玩具加工厂,创作或订制游戏玩具;阅读区除了看书,还可为遇到问题的幼儿提供知识查寻;建构坊搭建的环保大厦,其成员也可凭勋章进入美工展柜借材料进行建构装饰;阅读坊成员凭勋章可进入美工坊创作垃圾分类绘本,丰富阅读坊的图书收藏;益智坊创设了“迷宫寻宝”游戏,当寻宝者遇到难题时可凭勋章进入阅读坊查寻答案;科学体验坊的幼儿可到美工坊借材料做垃圾分类小实验;表演坊成员可到阅读坊选绘本进行故事表演……

同样,小、中班也可以进行类似的游戏整合,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降低活动难度,依据幼儿认知水平调整活动内容,用联动的游戏形式增强垃圾分类游戏的灵动感和趣味性。

“知明行笃,躬行践履”,垃圾分类不是一句口号,需要社会中的每个人付诸行动。幼年期是学习与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教师要设计幼儿喜欢的各种创新垃圾分类游戏丰富幼儿垃圾分类知识,使垃圾分类成为幼儿终身受益的文明习惯。

 

 

单    位:武汉市蔡甸区新农中心幼儿园

作    者:杨芳

文章来源:《成才》2021年第12期

 


帮助中心
PC下载
APP下载

扫码下载

人人通空间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