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研新视听

建构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教联体”实施路径的研究

武汉学前教育空中指南


内容梗概

党的二十报告中强调要“强化学前教育”,这标志着学前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高质量发展阶段。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学前教育的需求已成为我们工作重心。而“科学幼小衔接”教育正是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学前教育需求的具体体现。

一、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教联体”的内涵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指导意见》中特别强调:建立联合教研制度。要把幼小衔接作为教研工作重要内容,纳入年度教研计划,推动建立幼小学段互通、内容融合的联合教研制度。要深入幼儿园和小学,根据实践需要确定研究专题,指导区域教研和园(校)教研活动,总结推广好经验。本研究主要指幼儿园、小学教育一体化联合发展共同体,做好学区内小学和幼儿园建立学习共同体建设,秉持“共同缔造”理念,夯实“双向衔接”实施路径,加强教师在儿童发展、课程、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交流,力求以和谐发展、共生共荣的教育样态,及时解决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实践中的突出问题。

二、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教联体”实施路径

(一)横向融合学段融通,构建全程、全面衔接教联体机制

1.管理共进,着力在全过程衔接上下功夫。幼小衔接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幼儿园和小学从源头管理共进共赢,强化组织领导,建立管理团队和实施网络,通过全过程教研机制和教联体行动跟踪评价,将管理落到实处。

2.资源共享,着力在全方位衔接上下功夫。盘活资源,实现高效匹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是促进幼儿园与小学双向衔接有效途径之一。从幼儿园阶段实现小学阶段平稳过渡,是幼儿园、小学、家长共同努力的方向,是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学前教育提出的具体要求。我们坚持系统推进原则,整合幼儿园、小学、家长多方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3.课程共构,着力在全学段衔接上下功夫。课程是确保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课程共构是实现全学段幼小衔接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的突破口。基于此,我们初步构建幼小衔接入学准备课程。在身心准备方面,采取“健康运动我排头”实施路径,在确保幼儿在园户外活动2小时基础上,鼓励“亲子同玩”;在生活准备方面,采取“日常自理我能行”实施路径,设置亲子课程;在学习准备方面,采取“绘本阅读我坚持”“自然体验我积极”实施路径,开辟“亲子同学”微信公众平台开展亲子阅读、实践活动;在社会准备方面,采取“热爱祖国我骄傲”实施路径,以“亲子同游”为契机,让幼儿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走进人文景观,让幼儿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让幼儿做好充分入学准备。。

二)纵向攻坚领域深耕,建构科学、和谐衔接教联体合力

1.强化科学导向意识,让幼小衔接更有力度。坚持科学双向衔接风向标,倡导“和谐发展,共生共荣”理念,设置“幼升小”平稳过渡期,关注教师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入学准备关键素质的策略与效度,探索出可行性实施方案,即让入学准备教育科学适宜地嵌入园本课程体系,小学同样履行衔接主体责任,设置“缓坡度”一年级适应期,结合幼儿园教育特点以及新生的现实状况,对一年级课程进行了日、周、单元活动设计,让入学适应教育自然有趣地嵌入校本课程体系。

2.强化问题驱动意识,让幼小衔接更有效度。为进一步强化幼儿园和小学教师间关于课程、教学、管理等方面的交流与研究,建立“幼小研训一体化”机制,将幼儿园教师及中、大班三位任教不同学科的教师家长纳入同一教培计划,并据课程、教学、管理等主题内容进行每半月一次的互相融通,互学互享互研,保障幼小衔接工作的实效推进。

3.强化双向融通意识,让幼小衔接更有高度。对幼儿园来说,与小学衔接要融入幼儿园三年的教育过程;对于小学来说,积极参与和配合,提前介入,以了解大班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为重点,落实免试入学,实行零起点教育,根据新生的身心特点,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注重小学教育的生活性、游戏性和情境性,努力帮助新生愉快、顺利地适应小学生活。

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事关每一位孩子,情系每一个家庭,既是教育工程,也是民生大计。我们努力打造幼儿园与小学教联体,将机制、课程、资源、师资进行科学统筹与适宜联结,集合幼小衔接专业支撑研究力量,有效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研究向纵深发展!

 

 位: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尚秀幼儿园

主讲人:姚芳


帮助中心
PC下载
APP下载

扫码下载

人人通空间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