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研新视听

倾听幼儿语言 归还游戏权力

武汉学前教育空中指南

什么是儿童的游戏?在刘晓东老师所著的《儿童精神哲学》一书中,这样描述:游戏是个体自发地对自身潜能的开发活动。儿童通过游戏展现其潜在的精神,这种潜在的精神是进化史上精神活动的积淀。因而,游戏是通过复演人类种种活动形式而实现的自我潜能开发。儿童游戏是自发的、自由的,它是有意识的、主体的潜意识活动,是生命的全方位表达。在这种表达中,意识与潜意识混沌不分,精神与肉身混沌不分。在这种生命全方位的表达中,潜意识得到了表现,意识得到了丰富,精神与肉身得以成长。

由此可见,游戏从来就不是学习的点缀,游戏就是儿童的生命状态。游戏对他们来说,就是自我与外部世界、梦想与现实、有生命的与无生命的、过去与现在以及未来的各种复杂关系的桥梁。所以,教师应把游戏的权利还给幼儿,并学会去倾听他们在游戏的中的语言。

一、给幼儿做主的时光,珍视保护幼儿自主游戏活动

在游戏中应让幼儿自主、自由活动,老师不做硬性安排,由幼儿自己选择,玩什么,怎样玩。教师的指导不是控制,而是以伙伴的身份参与,在活动中做到尊重幼儿的活动意愿、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尊重幼儿的独立人格。并以饱满情绪感染影响幼儿,对幼儿的活动表示支持、赞许。为幼儿营造宽松、民主、自由的游戏氛围,让游戏以生动活泼的方式流露出幼儿的真实感受。当然在游戏中,教师并非完全放任,而应做到心中有数,并依平时对幼儿活动特点的观察和了解进行相应的指导。当幼儿的行为需要得到教师帮助和指导时,教师可以加入幼儿的游戏。教师应尽可能减少语言指令,将指导的意图通过行为表示出来,或与幼儿平行游戏,或以合作游戏的形式,引起幼儿模仿。

二、与幼儿建立联结,正确把握游戏中的师幼地位

幼儿游戏过程是一个犹如“打乒乓球”的师生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发挥“双主体”作用。幼儿在游戏中需要教师参与或教师认为有介入指导的必要时,教师应将自身心灵调到幼儿的频道,理解和诠释他们行为背后的情绪和需求,与幼儿已有的经验发生碰撞,引导幼儿以他们自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分享经验。即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活动目标的主人,主动学习的主人,活动环境的主人;教师应成为幼儿游戏的观察者、倾听者、支持者、扶持者、提供者、咨询者、指导者。

三、成为倾听的伙伴,学会等待幼儿自主解决问题

在游戏中教师要至始至终关注幼儿的活动,当幼儿出现困难时,不要急于介入,而应给予一定的等待时间,倾听他们的想法,帮助幼儿通过充分的操作、探索,尽可能自己解决问题。幼儿的探索兴趣无穷无尽,他们经常会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我们要学会倾听他们的想法,“学会等待”。只有当幼儿的探索兴趣即将消失时,教师的干预才是积极的。教师如果不耐心等待,过早介入幼儿的活动,就可能导致幼儿原本富有创造性的想象活动因一个标准答案的出现而告终。如,在智力区幼儿探索排序的方法时,重点是要求幼儿自己寻找出物体间的规律,进行简单地排序。经过好长一段时间的探索,结果却不外乎于AB.BA这几种方法,幼儿探索的热情也慢慢地消退。这时,教师适时地介入幼儿的活动,指导幼儿尝试AAB、ABC的排序方法,幼儿通过操作探索,发现可以根据物体的规律进行多种方法的排序。教师的适时介入拓宽了幼儿的探索途径,提高了幼儿学习的兴趣。

幼儿游戏中教师不是一个教导者而是一个促进者。教师不要生硬地去抢幼儿的“球”,只在幼儿把“球”抛向自己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去接,并以适当方式把球抛回给幼儿。在接抛的过程中不露痕迹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起到介入的目的。教师是“我”,而不是“他”和“它”,“我”是完整的,有生命的,能够积极主动地理解和表达的。这是走入教育的过程时的现在状态,而不是一个呆板空白的职业躯壳。教师和幼儿共同游戏,体现的是一种真正平等的精神及对生活世界的真实投入和热爱,这样的游戏对教师和幼儿来说都是享受的,又都是发展性的,使交往达到完美和谐,使游戏达到极致。游戏,不仅点亮了孩子们的童年,也点亮了大人们的生活,让我们也重温童年的快乐!

 

单 位: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第一幼儿园
作 者:徐   曼

帮助中心
PC下载
APP下载

扫码下载

人人通空间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