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研新视听

一封守护成长的小确“信”

武汉学前教育空中指南

每到开学季,心中既期待又牵挂。大班是幼儿幼儿园生活的最后阶段,也是衔接小学的关键时期,开学第一个月的适应与过渡,对幼儿成长意义重大。为了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幼儿园工作、协同助力幼儿适应,我们以一封信为载体,搭建起家园沟通的桥梁,也让这段特殊

的时光有了温暖的注脚。

一、笔下有温情,巧思传真情
    开学前一周,我们便开始构思这封信。彼时,家长们或许正为幼儿能否快速适应新学期节奏而焦虑,幼儿也可能对告别假期、回归集体生活有些许抵触。我们希望这封信不仅是一份“通知”,更是一份“安心剂”和“指南书”。信的开篇,我们没有直接罗列要求,而是以教师的角度向每一个家庭致以问候: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愉快的假期悄然落幕,带着对新学期的憧憬,我们即将与孩子们重逢在熟悉的幼儿园。大班的第一个月,是孩子适应新节奏、培养新习惯的关键期,也需要我们家园携手,共同为孩子铺就一段快乐而充实的成长之路。”

二、园内小妙招,家中齐配合
    在信中,我们分别从幼儿生活习惯培养、学习能力准备以及家庭教育小妙招,三方面向家长详细介绍了开学第一个月幼儿园的核心工作安排。

在生活习惯培养上,考虑到大班幼儿即将迈入小学,我们会通过趣味动画、情景模拟等方式,带幼儿了解小学的作息时间与课堂常规,同时引导他们自主整理书包、摆放个人物品。信中特意提到:“请家长在家中多多鼓励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整理自己的衣物、摆放碗筷,让好习惯在家园间无缝衔接。

在学习能力准备方面,我们不会急于开展知识教学,而是通过“我的新学期愿望”“班级小任务”等趣味活动,激发幼儿的主动性。比如,让幼儿在园轮流当“小小播报员”,播报当天的食谱,锻炼表达能力;设置“值日生”岗位,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这些内容,我们都以具体案例的形式写进信中,让家长清晰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与成长。
   “家园协同小贴士”板块为家庭教育支招。我们在信中明确说明:“大班的‘准备’,不是提前学习小学知识,而是培养幼儿的专注力、规则意识和任务感。在家中,您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每日小计划,比如‘亲子阅读时光’‘自主游戏时间’并预设时间如30分钟或15分钟等,避免过度催促或包办代替。”同时,我们也关注幼儿可能会出现的情绪波动,建议家长:“如果孩子回家后抱怨‘不想上幼儿园’,请先耐心倾听他的感受,再和他一起分析原因,而不是简单否定或批评。也欢迎您随时通过班级群或私信与我们沟通,我们会共同为孩子疏导情绪。”

三、链接家园心,共育新成长

我们还特别附上了开学第一个月的重要时间节点,比如家长会的时间、“亲子实践活动”的安排,以及需要家长配合准备的物品,如舒适的衣物、画本等等。在信的结尾,我们以温暖的话语寄语家长:

“大班的第一个月,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小小驿站,也是我们与家长并肩同行的起点。让我们用耐心、细心和爱心,陪伴孩子从容适应、快乐成长,为他们的幼儿园时光留下美好的回忆。”

这封信发出后,很快收到了家长们的积极反馈。有家长在班级群里留言:“看完信,心里踏实多了,知道该怎么配合幼儿园帮孩子适应大班生活了。”也有家长主动分享幼儿在家整理书包的视频,与老师互动交流。而在开学这段时间的实践中,我们也明显感受到幼儿的变化:自主意识更强了,能主动参与班级事务;情绪更稳定了,很少出现哭闹、抵触上幼儿园的情况。这一切,都源于那封充满诚意的信——它不仅让家长了解了幼儿园的工作,更让家园形成了教育合力,为幼儿的成长搭建了坚实的桥梁。
    回望这段时光,我们深刻认识到,家园沟通的关键在于“换位思考”。作为教师,我们既要让家长看到幼儿在园的真实情况,也要为家长提供可操作的方法,让他们感受到“我们与家长是同一战线的伙伴”。而这封承载着开学初月期许的信,正是这一理念的载体,它既见证了孩子的适应与成长,也让家园关系更加紧密。未来,我们依旧会以这份温暖为底色,用务实、真诚的沟通方式和家长们携手,陪伴大班幼儿珍藏幼儿园的最后时光,让他们能带着满满的安全感,自信走向人生的下一段旅程。

 

单位: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晨光幼儿园

作者:陈丹


帮助中心
问题反馈
PC下载
APP下载

扫码下载

人人通空间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