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研新视听

在进阶成长里看见幼儿的成长微光

武汉学前教育空中指南

幼儿的成长从不是突然的飞跃,而是藏在每一个细微转变里。升中的开学首月,我们以“自主、合作、挑战”为核心搭建成长阶梯——从入园时的颜色吸管签到,到餐台前的有序打饭,再到区域游戏“簪花小铺”里的协作创作,看着幼儿稳步迈上成长的台阶,他们不仅熟练地掌握了新本领,更悄然萌生了独立抉择的意愿与协同合作的意识,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是童年为未来留下的生动注脚。

一、从“被动等待”到“主动参与”

中班我为幼儿设置了入园“小任务”——在活动室门口设置“颜色吸管签到墙”,每天定一种主题色,如:周一红、周二黄,幼儿得先认对今天的专属颜色,再从混合吸管里挑出对应款,插进印着自己照片的孔里。刚开始,不少幼儿对着一堆吸管发懵,得老师提醒“看看今天的星期牌,该选什么颜色呀?”;到第二周,他们已经能指着牌子脱口而出“今天要插黄色吸管”,甚至会拉着同伴说“你拿的蓝色不对哦”。这个小任务不只是练了颜色认知,更让幼儿觉得“我能自己做好这件事”。

二、从“依赖帮助”到“自主操作”

生活里的小事,最能练出幼儿的自主力。小班时幼儿小,都是老师饭;升中班后我尝试带领幼儿自主饭,我们见证了一场从“乱糟糟”到“有条理”的转变。

刚推自主盛饭时,场面确实有点慌:幼儿举着勺子往餐台挤,有的饭洒了一桌,有的拿着碗不知道先盛饭还是先盛菜,还有的为了多盛几块肉争起来。但我们没停掉这个环节,而是用“三步法”帮他们找秩序:第一步,老师示范“排队、一手扶碗、一手舀饭”,还编了句儿歌“小勺子握稳,慢慢舀不洒”;第二步,每天选两个“盛饭小榜样”,让做得好的幼儿示范给大家看,比如“看朵朵舀菜时勺子贴碗边,就没洒出来”;第三步,把餐台分成“米饭区”“蔬菜区”“荤菜区”,说清“先盛饭、再盛菜”的盛饭顺序。第一周还有幼儿洒饭、插队,到第三周,大家都能自觉排队,舀饭动作轻了,吃完还会用抹布擦干净座位上的饭粒。

三、从“独自探索”到“合作创造”

区域游戏是幼儿探索与合作的小天地。这一个月,我们新搭了角色区“簪花小铺”,把非遗簪花文化融进去,幼儿欣赏簪花”到“自己做簪花”,再到“簪花小铺开张了”。在这个游戏里,幼儿不仅感受非遗里藏着的文化之美,还学会了跟同伴一起合作游戏

“簪花小铺”刚开始幼儿就只是欣赏簪花,并尝试选取自己喜欢的簪花佩戴。我们在区角放了各种颜色的簪花,他们进来就惊叹“好漂亮”,然后戴在头上互相夸“你戴红色的好看”,但也就停在这一步,没什么互动,也没新想法。我们没直接干预,而是在区角加了画纸、彩笔、剪刀,墙上贴了“簪花设计图”和“售价表”,还问他们“要是有人想买你的簪花,你怎么卖呀?”“能不能做一朵跟别人不一样的簪花?”

一周后,变化就来了。有次朵朵用彩笔画了朵小花,举着跟我说“老师,我画了簪花”,我跟她说“这花真好看,咱们把它做成能戴的簪花吧”,然后和她一起剪下来贴在发卡上。其他幼儿看到了,也跟着学:有的画画,有的剪卡纸,还有的互相帮忙“你帮我剪花瓣吧,我画得不好”。到第二周,他们不满足于做簪花了,还自己分角色进行售卖游戏,他们不仅练了动手能力,还学会了听同伴的想法、一起解决问题。

一个月下来,“簪花小铺”成了完整的“设计制作售卖”小链条:有的幼儿专门画画设计,有的负责做簪花,有的当“老板”介绍“这是红色卡纸做的,还有小爱心呢”。

小班升中班的首月,教师需要保有“慢慢来”的智慧——不是推着他们跑,而是搭好符合他们年龄的阶梯,从易到难、从扶到放。这个阶段幼儿成长的“起步键”,也是我们教育的“适配期”。未来,我们仍会跟着幼儿的节奏,优化活动设计,让每个幼儿都能在进阶式成长里,带着自信和快乐往前走——毕竟,成长从不是赶进度,而是让每一次小小的独立,都能变成照亮未来的微光。

 

单位: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直属机关幼儿园

作者:胡祎雯


帮助中心
问题反馈
PC下载
APP下载

扫码下载

人人通空间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