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研新视听

心之所向,幼之优园

武汉学前教育空中指南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幼儿园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场所,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奠基性的关键作用。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构建“心之所向,幼之优园”成为了幼教领域的重要课题。

一、理念为魂,坚守以幼为本且因材施教的教育初心

教育理念是幼儿园的灵魂,优质的幼儿园应有明确、科学的教育理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均指出:“幼儿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体差异,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因此,优质幼儿园应牢固树立以幼儿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突出爱与尊重在幼儿教育中的核心地位。

每名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性格、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教师应具备烛照童心的教育情怀,用无尽的耐心与细腻的温情,去聆听幼儿内心深处的声音,去捕捉他们眼中闪烁的渴求。例如,对于性格内向的幼儿,教师要给予更多的耐心和鼓励,引导他们逐步参与集体活动,勇于表达自我;对于具有艺术天赋的幼儿,提供更多的艺术创作机会和资源,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同时,通过日常观察、与幼儿互动交流以及家长反馈等方式,全面掌握幼儿的信息,用爱与尊重激发幼儿的内在潜力,使每名幼儿都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二、环境为翼,打造安全温馨且启智润心的活动空间

蒙台梭利认为:“环境是儿童成长的重要因素,应为儿童提供适宜的、有准备的环境,以促进其自主发展。”《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也对幼儿园的园舍、设施设备等环境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创设与幼儿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

(一)构建安全舒适的基础保障 

一所优质园的环境首先应满足安全与舒适的要求。例如,在建筑设计方面,楼梯的坡度应适宜幼儿行走,扶手高度适中且稳固;在材料选择方面,教室和活动场地的地面采用防滑、柔软的材料,如环保地胶等,以减少幼儿摔倒受伤的风险;在安全保障方面,消防设施配备齐全,定期进行消防演练,确保幼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安全疏散;在生活设施方面,幼儿的床铺、桌椅等应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使幼儿能够自然舒适地进行学习和生活活动。

(二)创设启智润心的教育环境

活动室内部的空间布局应灵活多变,可根据不同的教学活动进行调整,且功能区的装饰和材料投放都具有深层的教育意义。例如,阅读区摆放色彩鲜艳、内容丰富的绘本,营造温馨安静的阅读氛围,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建构区提供各种形状和大小的积木,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搭建活动,培养空间思维和动手能力。

户外环境应设置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游乐设施,如种植花草树木、设置沙池、水池、攀爬架等,让幼儿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观察植物生长、探索自然奥秘,在游乐设施的使用中锻炼大肌肉动作和身体协调性。

三、课程为舟,创设多元融合且尊重个性的学习之旅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课程应涵盖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大领域,且各领域之间应相互渗透、有机结合。”一个优质的园所应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设计多元融合的课程内容 

多元融合的课程内容是指在幼儿园教育中,将不同领域、文化、教学方法、家园社区、自然环境、信息技术等多方面元素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综合性的教育体系,以期培养幼儿的多元智能和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如表1)            

表1  多元融合的课程内容类型

融合类型

描述

示例

领域融合

打破传统领域界限,将不同领域内容相互渗透,设计跨领域的主题活动。

通过“冬天”这一主题活动的开展,帮助幼儿了解冬天的自然现象(科学)、相关词汇(语言)、绘画风景及学唱歌曲(艺术)等。

文化融合

尊重和融入不同文化背景,通过多种方式让幼儿了解和体验多元文化。

通过节日庆典、传统故事、国际美食等方式,培养幼儿的国际视野和文化敏感性。

教学方法融合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开展项目式学习、游戏化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如通过“小市场”项目,学习数学计算、社会交往和经济等概念。

家园社区融合

将家庭和社区资源融入课程,让幼儿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如组织参观消防站,了解消防员工作,学习消防安全知识等。

自然环境融合

重视户外活动和自然环境的教育价值,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探索力和环保意识。

通过种植、观察动植物、户外探险等活动,让幼儿在自然中探索、观察和体验。

信息技术融合

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互动体验,确保幼儿身心平衡发展。

利用平板电脑、互动白板、机器人等丰富幼儿活动体验,确保技术使用与传统游戏和活动有益结合。

除此以外,优质幼儿园还应根据自身资源和幼儿需求开设特色课程。例如,在创意美术课程中,引导幼儿运用各种废旧物品、自然材料等进行艺术创作,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环保意识;在体育特长课程中,针对有运动天赋和兴趣的幼儿,提供专业的训练指导,如足球、篮球、体操等项目,挖掘幼儿的体育潜力;在音乐特色课程中,除了常规的歌唱和乐器演奏学习外,还开展音乐创作活动,让幼儿尝试创作或改编简单的歌词等。为幼儿提供一个全面、开放、互动的学习环境,使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二)推进个性进阶的课程实施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发展水平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通过日常观察、评估测试等方式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和需求,针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幼儿,设置不同挑战难度的学习任务。

例如,在项目活动中,设计一些需要幼儿运用综合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任务,如搭建复杂的积木模型、完成具有难度的拼图游戏、参与角色扮演游戏并自主设计情节等。这些任务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还能够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观察幼儿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表现,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学习特点和潜力,为后续的个性化教学提供参考。

四、师资为桨,挖掘专业有爱且持续成长的引航力量

一个园所能否稳健前行,关键在于其是否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且充满爱心的师资队伍。正如船桨之于航行,好的师资能够推动园所在教育的浪潮中破浪前行,不断迈向新的高度。

(一)明确素养深厚的师资标准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结合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教育教学能力和职业道德等多维度,详细阐述了这一标准。具体而言,教师首先需要拥有扎实的幼儿发展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并不断学习和更新教育理念,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其次,在教育教学能力上,需要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全面发展。

此外,高尚的师德师风也是教师不可或缺的精神底色,它要求教师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这样的师资标准,方能为幼儿提供优质的教育,促进其健康成长。

(二)秉持力行恒远的进学之法

在学前教育蓬勃发展的时代,教师必须保持持续学习的意识和自我成长的动力。首先,教师自身应积极参加各类专业培训、学术研讨会、教学观摩活动等,丰富教学资源和教学形式,通过观摩学习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反思和创新。其次,园所也应积极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与发展平台,鼓励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建立完善的教师激励机制。例如,设立教师科研项目基金,鼓励教师开展关于幼儿行为习惯培养、课程创新等方面的研究;建立教师绩效奖励制度,对在教学、科研等方面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奖励,充分调动教师自我成长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优质幼儿园的构建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从理念、环境、课程和师资等多方面进行全面考量和精心打造。在未来的幼儿教育发展中,应不断深入研究和实践优质幼儿园的建设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对幼儿教育质量提升的要求,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健全人格的新一代奠定良好开端,推动幼儿教育事业向着更加科学、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

 

单位:湖北省省直机关第二幼儿园

作者:陈欢颜


帮助中心
PC下载
APP下载

扫码下载

人人通空间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