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研新视听

“三阶梯”科学衔接 “双联动”静待花开

武汉学前教育空中指南

为满足《教育部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的政策精神,和指导园、校、家在全程衔接的理解共识上服务于民的目标,江汉区稚乐幼儿园建园五年来,始终坚持在布局保障、课程建设、家园共育三个方面的持续发力,达成幼小衔接体量、能量和质量三个阶梯目标中不断“升级”,有效推动幼儿园、家庭双向幼小衔接整体高质量发展。

一、搭建布局保障阶梯,为入学准备体量升级

随着家长对“幼小衔接”的关注,我们发现幼小衔接的优质发展应逐渐渗透而非立杆见影。我们以园级规划布局为基础,立足不同家庭的教育背景,根据每位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科学布点,尝试走出固有模式,从“为幼儿准备”转变为“请幼儿准备”。真正解决家长对入学准备认同度不高、配合度不足等焦虑问题。

据此,我园一是重方向引领。确立了与科学衔接理念高度契合的办园方向,针对我园幼儿学位数,每位保教人员认领“我为幼小衔接办实事”的任务单。二是重共建落实。为做好科学入学准备,我园坚持在幼升小阶段进行问题式调研,班级教师必须监测对幼升小的毕业生系统追踪。并定期联系对口小学,开展幼儿园、小学联动教研,大力促进学校、家庭形成科学的教养方式。依托“行政”和“教研”双轮驱动的机制保障,给予政策与经费扶持,逐步形成共抓共管共研、全员育人的教育生态。

二、搭建课程建设阶梯,为入学准备能量升级

课程建设是一所幼儿园办园文化的底蕴、品质和特色的综合展现,更是对教育内涵的追求。目前,我园逐步建立起“3+1+1”的课程质量管理体系。“3”即三天基础课程。以《稚乐园自然生活体验课程》为行动准则,从幼儿视角出发规划“幼小衔接”课程资源,我们尝试突破单纯的五大领域教学活动,将“学科中心”转化为“经验中心”,每周三天增加了小组化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模式,尽可能地帮助幼儿将认知转化成能力、态度、情感与精神。另外2个“1”即两天特色课程。我们重视“幼小衔接”资源在原有的基础课程中逐渐补充生成为园本化、班本化的课程资源。我们希望,在不断优化拓展课程资源的同时,幼儿的发展也就能更具有个性化。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始终将幼儿置于幼小衔接主体地位,以我园特色课程——户外自主游戏“劳动最光荣”为实施载体,先后打造了11个劳动游戏区,采集了100多个幼儿感兴趣的工作种类,支持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对社会角色进行模拟创造。每月幼儿园都会举行一次“岗位招聘会”,我们站位儿童立场,鼓励幼儿自由、自主进行岗位竞聘,每日上午幼儿都会手持游戏计划自主结伴游戏,采用“计划—游戏—分享—生成”的课程模式展开活动,在“发现—再现—表现”的户外游戏中获得社会性发展,在学习、行为、情绪和人际交往等多方面进行逐一规划,从而帮助幼儿不断增长经验,提升幼儿学习的主动性,让幼儿成为有行动的学习者,让教师成为有策略的实践者。

三、搭建家园共育阶梯,为入学准备质量升级

目前,许多幼儿园和小学的幼小衔接工作过于形式化。一是幼小衔接工作一般以大班幼儿参与为主。二是多数活动为参观小学,或请小学教师为家长开展一次交流讲座。我园充分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聚焦“幼小学段课程衔接”,拟定系统的“三方联动”和“长程行动”的行程单,帮助家长在教育理念上淡化“管教”色彩,进一步提高幼儿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语言能力、行为习惯等方面思维方式,减轻幼升小阶段家长和幼儿的焦虑。

以我园“养成教育”实践探索为例。我园将区域研制的《好习惯报喜单》与幼儿园开发的《乐乐劳动日记》作为家园互动的载体,实现“关键习惯”21天打卡活动,鼓励教师和家长同步以任务标签式记录幼儿好习惯的实践情况,强化教师对关键习惯培养方式的指导,组建了家园一体化“养成教育讲师团”,帮助家长消除家庭教育理念的迷茫,引导家庭教育重心从过于关注知识技能的学习转变为重视幼儿好习惯的培养,夯实了“全员参与、全程衔接、全面评价”考核过程,将入学准备核心经验纳入家校管理体系。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当主题鲜明的“三阶梯”科学衔接模式在深入推进中得以不断完善、取得实效时,也意味着其行之有效的科学衔接模式可以引发更多的思考与探索。“幼小衔接”我们一直在行动,让我们用更具未来的眼光,用符合儿童发展规律的方式,回到儿童的立场,重新审视入学准备,才能做好入学准备工作。

 

单位: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稚乐幼儿园

作者:王妍

帮助中心
PC下载
APP下载

扫码下载

人人通空间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