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把3岁前儿童的学习方式称为“自发型”学习,其特点是遵循儿童“自己的教学大纲”,儿童只肯去做他想做的事,难以遵从指令完成由成人给予的任务。因此,成人如果想促进儿童的学习,就得抛开“学校的教学大纲”,参与到儿童感兴趣的活动之中,追随儿童的节奏。
维果茨基把6岁后儿童的学习方式称为“反应型”学习,其特点是遵循成人“学校的教学大纲”,儿童需要去做成人要求他做的事,形成“听从指令”(follow direction)的行动倾向,要能够掌控自己的注意力,节制自己的冲动,专注于由教育者设定的教学内容,遵从课堂纪律和活动规则。
维果茨基揭示了“儿童的大纲”与“学校的大纲”之间的矛盾之后,运用辩证法的思想考察了矛盾两极之间的发展运动。他指出,3~6岁儿童的学习特点,是从第一极向第二极的过渡。因此,在幼儿园教育的前期(在3、4岁儿童中),应该更多地体现出“自发型”学习的特征。而在幼儿园教育的后半段(在5、6岁儿童中),应该逐渐增加“反应型”学习的特征。
从维果茨基的观点来考察中国学前教育中入学准备教育实践的现状,可以看到第一极和第二极两种极端做法并存,并由此引发了许多观点和实践上的争议。维果茨基的辩证法思想为解决这一矛盾提出了更高层次的看法。
中国学前教育发展进入21世纪后的第一个十年里,民营幼儿园大量涌现,在逐利目标和教师素质薄弱的双重原因驱动下,学前教育出现了严重的小学化倾向,无视低幼儿童“自发型”的特点,失去了“第一极”的学习样态,缺少游戏,缺少自主活动,缺少自由选择。小学里的教学内容和形式过早地触及了低幼儿童年龄的下限,导致儿童很小就产生了厌学情绪,不利于儿童的入学准备。
中国学前教育发展进入21世纪后的第二个十年后,主管部门采取了强有力的纠偏行动,积极倡导自主游戏等“第一极”的、“自发型”的学习形态。然而,在实践层面上,难免有些学前教育工作者“矫枉”自然就要“过正”,在教育内容上反对识字、计算、书写,在教育形式上反对“课堂集体教学”。这种矫枉过正的实践做法,使学前教育又走上了另一个极端,失去了“第二极”的、“反应型”的学习样态,难以培养出儿童集中注意、遵循指令等学习品质,也不利于儿童的入学准备。
中国学前教育发展即将进入21世纪后的第三个十年,维果茨基的思想是否可以启迪我们跳出第一极和第二极之间的反复摇摆和偏执争论,用辩证法的思想和运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走出一条渐进式的入学准备道路:在幼儿园生活的早期阶段,多一些“第一极”、“自发型”的学习样态,允许儿童有更多自主游戏的时间,教师通过环境创设、材料投放以及适当的介入和支持去促进儿童的学习,发展儿童的基本经验;在幼儿园生活的后期阶段,逐渐地增加一些“第二极”的、“反应型”的学习样态,适当增加“课堂集体教学”的活动形式,适当要求掌握一些知识技能,逐渐要求儿童能遵从幼儿园的规则和教师的指令。然而,这一“从第一极向第二极过渡”的观点,如同维果茨基本人所说的那样,恐怕“并非大家都能同意”。
单 位: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作 者:盖笑松
文章来源:《成才》2019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