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理念是师德为先,幼儿文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研究型幼儿园教师”逐渐成为新时代幼儿教师追求的一种职业理想。教研活动作为教师日常学习提升、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性研究活动,是教师学习成长的重要平台。我园围绕如何开展有效教研,教师结合实际,尝试不断学习、更新理念,真正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将教研还给教师,研究中我们聚焦教研中的核心要素,让教研活动能真正的有效开展,提高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
一、唤醒教师的自我意识,找准教研切入点
苏霍姆林斯基曾言:“如果你想让你的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那你就应该让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育研究活动这条幸福道路上来”。幼儿园保教工作平凡琐碎,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教师容易感受到疲惫感。教研活动的组织能集合大家的力量让平凡的保教工作开展不断创新,让教育工作充满挑战性。因此,在教研计划开展之前,保教管理者不妨深入一线,潜心观察,动态调研,了解一线教师实践工作中存在的有代表性的困惑及想法,打破“自上而下”的传统教研模式。以问题为导向,以教师需求为出发点,构建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与研究支架。提高教师自我反思能力,针对工作中实践问题,找依据,寻策略,达到“实践——反思——研讨——再实践——再反思”这样的过程当中,转化为教师和幼儿真正需要的问题,唤醒教师自我意识和自愿行为,变“要我研”为“我要研”,将教师教研生长点与教育教学着力点紧密结合。
二、关注教研中互助合作,把握教研着力点
互助合作是教研活动有效开展的核心力量,有效规避了传统教研中“一言堂”现象。萧伯纳曾言:“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那么我们彼此交换思想,我们将同时拥有两种思想。”教研活动不是每一个教师的“单枪匹马”,更不是哪一位教师的“独角戏”,教师唤醒自我意识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打开思维,相互沟通,智慧相助。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有些共性问题,针对于共性问题可以让教师充分对话,在对话相互交换思想,跳出自己的思维定势,拓宽视野。共性问题共性谈,个性问题小组谈,在园本教研过程中,不妨发挥教师自身的教学优势,建立各级各类教研共同体,以共同体形式开展小组研讨,不仅能充分发挥教师优势,更能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让教师在教研中提升收获感和成就感,真正让教师“乐在其中”。同时,作为教师个人,在教研中要充分提出自己的看法、观点,更要开放性的接纳不同的意见,让教研活动能够更加真实有效。
三、注重多维度专业引领,探索教研生长点
没有专业引导的教研活动,很难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教研活动中除了教师之间的互助合作,更要引入和关注外部力量,让教师与各类不同的专业人员,专家学者“对话”。有效的专业引领不仅能够丰富教师实践指导,还让教师在实践研究外的理论素养的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教师教研工作中,要秉承“打开多扇窗户”的理念,让教师能够接收到多方理念和信息。专家引领可以邀请专业各级专家入园进行培训式专题指导活动,可以是集体的专题培训,可以是专家订单式个案研究,也可以是教师共同研讨、线上研讨对话等多种形式,打破地点、形式限制。除了邀请专家入园研讨,也可以充分利用网上资源进行学习,例如搜索相关录像进行诊断式研讨、线上观摩研讨等多种形式并进,让教师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长”,与专家进行对话,与专业对话,借助更多专业力量,助力教师成长。
教研活动是一个科学、严谨的研讨会,是一项需要长期系统规划的重要工作。园本教研水平的提升是一个不断研讨、不断反思,不断发展的过程,我们要不断对教研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反思,根据教师及幼儿需要为出发点,共话教研心得,共享教育智慧,做乐研、善研、享受研的幼教人!让教研成为一种习惯,一剂良药。
单 位: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教工幼儿园
作 者:陈婉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