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是幼儿非常喜爱的读物,它伴随幼儿左右,是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好伙伴。如何针对幼儿绘本阅读进行指导,以充分挖掘绘本中的教育价值,让幼儿通过阅读从想说达到敢说、能说、说得好、说得适宜的程度呢?下面,我们以《今天运气怎么这么好》的绘本阅读指导为例,谈谈对幼儿绘本阅读的指导策略。
一、加强观察,了解分析幼儿自主阅读水平
绘本故事《今天运气怎么这么好》诙谐、幽默,里面有重复出现的对话片断,这种呈现方式不仅能凸显主人公乌鲁性格中的“粗线条”,也能让幼儿更易从中理解故事内容。书中还有只可爱又健忘的大灰狼,它颠覆了传统大灰狼的形象,被塑造得像个爱丢三落四的小孩,能让小读者在笑声中发现自己的影子。绘本的每页都给幼儿提供了线索,可以让他们根据画面细节对故事发展进行推测想象。
为了解本班幼儿自主阅读的实际水平,我们在活动区角投放了这个绘本,并进行了幼儿自主阅读的观察记录。我们发现,有的幼儿没有封面、封底的概念,直接跳过封面进行阅读;有的幼儿在翻阅绘本与同伴交流时,提到了故事中的小猪及大灰狼,对故事的主要人物有一定的了解;有的幼儿对绘本中小猪睡觉的画面特别感兴趣,停留的时间比较长,对故事片断有推测,但对故事没有全面、系统的认识;有的幼儿能发现“天空”的不同,比如从白天的晴朗天空到夜晚的星斗满天,说明幼儿通过观察发现了故事发展的时间变化;个别幼儿会来回翻阅,试图找出画面内容和人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回顾故事时,大多幼儿很难连贯地描述故事梗概,对故事缺乏全面、系统的认知。
观察分析了幼儿自主读书中的各种问题后,教师进行了精读绘本的介入指导,以便让幼儿在更深入了解绘本的同时,知道阅读一本故事书的基本方法,使幼儿的阅读能力以及观察、想象、讲述和创编故事等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介入指导,多途径提升幼儿阅读能力
(一)精读故事,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故事内容
精读故事,它以每位幼儿都翻阅过本书为前提,以集体讨论、分享的形式来开展对绘本的深度阅读。这样既有利于教师和幼儿间开展互动,又有利于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大家发生思想的碰撞,从而有机会产生出智慧的火花。
为了让幼儿更容易了解故事内容,教师将绘本制作成PPT,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每一幅图画,包括封面和封底。为了不影响部分识字幼儿想象力的发挥,教师将文字部分进行了遮挡。在幼儿认真观察了画面后,教师会进行引导阅读的提问:“画面里有什么?”“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怎么知道的?”教师没有对画面进行描述,也没有讲解上面的文字,而是让幼儿自主理解和表述。幼儿开始描述得比较笼统、简单,但随着教师的引导,幼儿开始关注细节,关注到散落在地上的苹果、躲在树后的乌鲁等情节。具体来说,在精读部分的指导,教师是分三个部分来分课时进行集体教学。
1.第一部分:故事讲解
通过乌鲁行为的联想,感知故事的趣味变化。在观察PPT图片时,幼儿会表述他们看到的内容:“这些小猪躺着的地方附近都有苹果,它们是吃了苹果才睡着的。”“乌鲁去好朋友家吃东西了,忘了告诉他们小猪的事情。”乌鲁发现了在午睡林里睡觉的小猪,它要去告诉它的伙伴,结果在途中粗心的乌鲁被好朋友的食物吸引分了心,忘记了此行的目的。孩子们通过绘本中乌鲁眼神的变化,借助乌鲁的眼睛——看到食物,联想到乌鲁会被食物的美味所吸引;孩子们通过讲述中的思维碰撞,逐渐能理解乌鲁前后行为的变化。
第一部分课时设计,PPT的呈现仅有画面没有文字,这是为了让幼儿只通过对画面的观察来推测故事的发展,让幼儿以自由发散的思维来对故事情节展开想象。在讨论故事发展的过程中,幼儿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想要扮演睡着的小猪和窃喜的乌鲁、迷糊的乌鲁,好客的哇呜、咕噜噜及贝罗等故事人物。从幼儿的种种表现中,教师发现他们对绘本很感兴趣,显示出了很强的表演欲。
2.第二部分:整体感悟
在整体感悟部分,教师将绘本图片、文字以及绘本有声阅读的部分结合起来设计成PPT,同时呈现在幼儿面前,让幼儿对绘本有完整的阅读感悟,以便对故事脉络有更清楚、更全面系统的认识。结合绘本图文而设置的有声阅读,能让幼儿通过教师阅读的语气来体会故事中人物情绪的变化。比如:乌鲁发现小猪时自言自语的兴奋;去敲门时想要与伙伴们分享好消息的急切;分享香喷喷、热腾腾的食物时那种开心;吃晚餐时突然想起小猪时的那种强烈失落等等,都一一体现在有声阅读的语气里。孩子们不仅可以通过眼睛去观察画面,还可以通过耳朵去感受人物起伏的心境。此刻的孩子们安静地倾听,有意识地体会感悟,充分感受到了故事诙谐幽默的氛围。完整欣赏后,孩子们笑了,不停地念叨:“啊!想起来了!”通过倾听,孩子们再次体会到了故事中乌鲁的粗心大意、迷糊可爱。
3.第三部分:分段感悟
绘本有三段重复的部分——乌鲁与三位好朋友的对话。为了让幼儿更深入体验乌鲁与这三位好朋友的对话,从中感悟这种重复表达的方式对人物性格刻画所起的重要作用,教师在进行课时设计时,将乌鲁与好朋友哇呜的对话挑选出来,让幼儿尝试融入角色进行片断表演,通过角色的代入体会角色的情感和心理活动。幼儿十分感兴趣,积极踊跃报名参与表演。在精读部分结束时,教师抛出了一个能给幼儿留下想象空间的问题:“第二天,乌鲁的好朋友想起来,一起来问乌鲁:你昨天不是说在午睡林里发现了什么秘密吗?发现了什么秘密呢?”留下未完待续的故事尾巴,让幼儿对未知的结局充满想象。这种留有余地的处理方式,能有效促进幼儿想象能力与语言创编能力的发展。
(二)创编故事,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人物关系
随着观察的深入,幼儿开始将人物、空间关联起来思考,并试图寻找出其中的因果关系。幼儿的语言描述也逐步从零散的、片段的状态向连续的、有逻辑的方向发展,他们努力地想通过画面的观察、思考和想象,建立完整的阅读信息。从精读过后,幼儿对绘本故事内容的感知已经十分丰富了,此时开展故事创编活动,让幼儿进一步理解人物关系和想象新的故事情节,就是水到渠成了。
1.区角活动,通过独立表演进一步体验绘本人物形象
教师在区角投放绘本中人物的头饰,让幼儿戴上头饰进行表演,能增强幼儿对角色的代入感。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主表演,能让他们有更多自主表达的空间,他们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演绎出许多自己内心理解的乌鲁形象。这种区角的表演活动,能让幼儿通过自由、大胆的演绎促进他们理解能力、讲述能力和表演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2.绘本制作,通过亲子合作进一步丰富绘本人物形象
为了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和亲子关系的和谐,教师鼓励幼儿根据绘本进行想象再创作,并与家人一起合作制作手工绘本。从家园共育的方面来说,这种亲子共读和手工合作能促进了亲子的情感交流,从阅读理解到创编制作,绘本凝聚了一个家庭对绘本的理解,也利于幼儿专注于绘本细节的挖掘。如:制作之前可能没注意到的小猪睡姿,或乌鲁每次与伙伴交流时的眼神,在创编和再制作的过程中,会被幼儿关注到。可以说,制作绘本的过程,也是一个幼儿回顾绘本内容、巩固绘本认知的过程。
(三)演绎故事,帮助幼儿在阅读中提升综合能力
1.在角色与分工中体验合作性学习
在演出之前,幼儿已经十分清楚故事内容和剧中人物,在进行角色选择时,大部分幼儿会抢着扮演小猪、乌鲁。为引导幼儿选择适合的角色,我们通过让幼儿轮番饰演的方式,让他们选出了最适合自己出演的角色。试演的体验也让幼儿明白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演某一个角色。大家在角色挑选与角色分工中有了合作性学习的体验,知道了要取长补短的道理。
2.在创编动作过程中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从绘本开始时乌鲁走进午睡林,表演狼的幼儿便用弯曲的手指来表现大灰狼的形态——狼的利爪。兴冲冲冲进午睡林里扮演乌鲁的小演员,则自行加入了发现小猪表达自己窃喜心情的音效——“嘿嘿嘿……”。在乌鲁抱着一大堆好吃的食物感叹“今天运气怎么这么好”时,还能用哼着小曲儿得瑟回家的动作表情活灵活现地进行演绎,演出了滑稽可爱的童趣。在乌鲁与好朋友道别的时候,小演员们自己加入了绘本中并没有的“谢谢”“再见”等文明礼貌用语。从幼儿的精彩表现,我们看到了幼儿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看到了幼儿用已有生活经验与绘本表演进行完美融合的能力。
3.在制作道具过程中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制作道具也是幼儿与材料、同伴互动的过程,是艺术、设计、表征、想象的综合活动。幼儿在探索道具功能、制作办法的过程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也会成为幼儿建构新经验的契机。如在进入区域活动表演乌鲁与哇呜对话环节,需要结合道具来表现哇呜端的“一锅香喷喷的咖喱蘑菇汤”。幼儿在区域中找到了一个盒子来当锅,找到了烧烤区的“手工食材”来当锅里的内容,幼儿的表演舞台由此变得丰富了——一群人像模像样地演绎哇呜如何在“锅”里搅来搅去捣鼓它的咖喱蘑菇汤。乌鲁临走的时候,哇呜要送给它一些好吃的蘑菇汤,可是该用什么装呢?幼儿立刻想起来活动区里有装菜的“篮子”,正好可以拿来打包这些蘑菇汤的食材。准备和制作道具的过程很好地锻炼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让他们在体验成功喜悦的同时,一直保持着高涨的表演热情。
在不断探索、不断深入感知的过程中,幼儿不断地发展着语言能力、创编能力、想象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同伴合作的能力。对于绘本阅读,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不能仅限于一种“读”的形式,要因势利导,引导幼儿对绘本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提升,从阅读的“静”到表演的“动”,从对角色神情的揣摩理解到对角色形象的演绎表演,要让幼儿从方寸间的绘本走入更广阔更多彩的创作天地,不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及人际交往等能力。
单 位: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幼儿园
作 者:姚 元 赵志敏
文章来源:《成才》2019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