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研新视听

植文化基因 育健全人格

武汉学前教育空中指南

2017年,国家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强调了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习总书记也曾指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基”。在中华民族已经走向世界舞台的今天,做好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变迁、创新与调适,已成为教育的当务之急。

地处长江南岸、东湖之滨的湖北省省直机关第三幼儿园(以下简称“省三幼”),距今有63年建园史,是一个有着40个教学班、1600余名幼儿的现代化“航母型公办幼儿园”。建园以来,“省三幼”一直坚持在幼儿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并力图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扎根每一个幼小的心灵,让幼儿感受祖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非遗文化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创造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寄托,也是幼儿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最佳切入点。在“互联网+”重构一切的当下,在中国传统文化日益受到外来文化严重冲击之时,如何将信息化特色与文化特色融合、嫁接、联姻,产生聚变效应,从而更好地体现其教育价值,是省三幼园领导班子近年来一直在冷静思索、着力谋划的一盘大棋。

一、借力信息技术,引入娃娃莲香非遗品牌

中十班的张翠霞老师,是信息技术的发烧友,善思索,有事业情怀。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参与了在武昌水果湖步行街兴起的一个特殊舞种——土家莲香舞的业余健身锻炼。从此,她与莲香结下了不解之缘。

何谓莲香呢?莲香,起源于湖北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恩施境内。“一根竹子三尺三,二十四个铜钱串两端”是对莲香文化最生动形象的描绘。三尺三的竹竿挂的红黄流苏,代表太阳和月亮的光芒,“二十四个铜钱”则分别代表着土家农事生产的24个节气。作为非遗文化、民间传统文艺,莲香的曲式、歌词、节奏都极具个性化、特色化的文化象征意义。表演者舞动莲香棍,用碰、点、踢、拍、转、抖等动作,叩击地面和打击身体各个部位,使莲香棍发出“哗哗”声响,极具表演效果。2006年,土家莲香正式成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莲香的曲式欢快活泼,动作优美自然,歌词紧贴农业与生活,充满正能量,适合广场、社区和学校的传播表演。目前,土家莲香在恩施发源地宣恩县已经广为流传并作为学校课间操推广。

人们都说,机缘只会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土家莲香优美的旋律和大开大合的动作气派征服了爱好舞蹈的张翠霞老师。她琢磨着:能否将省三幼老师周五的工会日活动改成土家莲香学习活动?继而,她还有一个大胆的设想:能否在成人莲香动作的基础上,创编出一套适合幼儿的“娃娃莲香”,在班上开展幼儿莲香教学?就这样,在园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张翠霞老师成了省三幼引入莲香民族舞蹈的“第一人”。

我们意图设计一种将土家莲香改编成更适合幼儿的文艺运动方式,由此,催生了省三幼的“娃娃莲香”品牌的诞生。为此,我园成立了一个由园长任组长、业务骨干任组员的省三幼“信息技术助推娃娃莲香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专项课题组,并确立了“一体”(幼儿发展)、“两翼”(民族文化传承、信息化创新)、“三维”(广度拓展、深度探秘、力度加大)、“四目标”(建网络平台、莲香传承、促体智能发展、创园所特色)、“五平台”(宣传平台、展示平台、社区平台、科研平台、运营平台)的整体推进思路、策略与框架。

课题以幼儿发展为主体,凸显两个关键词:信息技术与莲香文化。这个简称为“娃娃莲香”的信息化文化品牌,以下面的这个“T”型画面建构其课题研究布局,成为省三幼现代化园所发展规划中一举两得的解决方案。自此,一场文化传承的大幕徐徐拉开。

图片1.jpg

二、借力信息技术,构建娃娃莲香网络平台

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应用软件一应俱全,滴滴打车、微信、支付宝、手机淘宝……各种使用便捷、功能完备的应用程序正全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也直接和间接地推动着教育的变革和创新。

利用互联网技术,传承并促进非遗文化的发展,对于省三幼来说,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次机遇。其一,利用互联网,可以拓展娃娃莲香传承的纽带和渠道,实现信息实时、跨界、高效的传播。其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提升娃娃莲香传承的效率与效果。非遗文化追求的是“原生态”教育,多媒体技术的文、图、音、视、动等直观形象的综合信息传递更是莲香推广发展的最佳助力。

1.开通“娃娃莲香”专题网站平台。省三幼通过建立“娃娃莲香”专题网站,构建立体文化标识,设定了娃娃莲香的基础知识、园本课程、教研动态、课题研究、幼儿发展、宣传与推广六大版块,涵盖莲香主题的三大内容:其一,是莲香文化传播资料,网站上大量相关图片及视频的动态化传播方式缩短了幼儿与民族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使其能更直观地体会、领悟和理解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其二,是“娃娃莲香”专题网站教学资源,包括教师在莲香活动中的感悟、体验、经验以及优秀的教学方案等;其三,是后台的教研办公系统,系统通过记录整个研讨过程,能实时地将研讨结果推送到专门对外展示的平台。

专题网站的设立带动并形成了一系列信息化共享互动体系,撑起了省三幼娃娃莲香鲜活的园所文化特色,成为莲香研究轨迹、成果展示的共享平台,成为幼儿、教师及家长们的学习乐园。省三幼借助信息化平台的支持实现了非遗文化娃娃莲香品牌的教与学、研究与推广、传承与创新。

2.搭建“娃娃莲香”电子备课平台。为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园所,省三幼大胆改革创新,利用网络搭建电子备课平台。教师们将各类活动素材等课程信息打包存入一体机及办公电脑,利用网站后台的内部链接,与园务管理、教研管理等应用软件平台相融合,建立办公、教研、家园互动三位一体的综合服务管理系统,实现了网上无纸化办公。在这里,教师们既可直观展示娃娃莲香的课程内容,又可方便地实现资源共享。如今,娃娃莲香电子备课平台成为了老师们最爱的教学研究室,成为了幼儿园优化信息管理的特色门户。

3.研制“娃娃莲香”五G智能云平台。为了方便多方的即时沟通和分享,全新的“五G智能云”进入了省三幼的信息化运筹。课题组在腾讯注册了有三幼标识的“莲香”域名,只要在手机小程序中输入“莲香”域名,就可打开《莲香1.0版本》,享受全新智能云平台的各项功能服务。随后,课题组进一步开发了《莲香智能云2.0》版本,除保留了网站资源特征外,还新开辟了开放性、互动性极强的《幼教商城》,商城中的“四书”板块——听书、看书、乐书和创书,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推广提供了一个有商业意义的即时分享和互动平台。

三、借力信息技术,研发娃娃莲香园本课程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推广莲香非遗文化,省三幼开设了各年龄段莲香试点班,创设了莲香主题环境,开展了莲香主题教学活动,研发创新了各年龄段莲香动作,进行了全园幼儿教师百人方阵千人莲香课间操的新尝试……教师们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直接通过大屏上所展示的图片视频等方式进行直观学习,将较为抽象化的非遗文化知识转化为具象的内容,帮助幼儿理解、消化和吸收,让幼儿在娃娃莲香主题课程中观莲香、学莲香、舞莲香、玩莲香。由此,幼儿园构建了一系列“娃娃莲香”园本特色课程及资源体系。

1.凝炼一个娃娃莲香课例模式。由胡海燕老师设计、青年教师余畅执教的语言活动“土家莲香十二月”是娃娃莲香的一个典型课例。该课件PPT链接着五彩纷呈的网络资源,老师的朗读和表演声情并茂;孩子们在老师的引领下持杆追逐,合着艺术的节律扬鞭赶牛、莲香织布,神韵惟妙惟肖。活动通过体验式、互动式、探究式场景设计,以生动有趣的形式传递了娃娃莲香非遗文化的深刻内涵,既开阔了幼儿的视野,也有效展示了娃娃莲香非遗文化的民俗性、趣味性和观赏性。

2.充实两套娃娃莲香课程内容。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娃娃莲香非遗文化的渊源,幼儿园组织了一次赴恩施的寻根之旅。课题组师生及受邀的幼儿家长一行20余人直达土家莲香的发源地,走访了宣恩县一小、恩施市非遗文化中心和土司城等单位。实地走访之后,课题组以“娃娃莲香”发展溯源培训课程资源为基础,研发了一套《娃娃莲香教学活动案例》和一套《娃娃莲香游戏汇编》,以不断丰富娃娃莲香非遗文化传承的课例和游戏资源。

3.创编三套娃娃莲香示范动作。根据同伴教育的理念,幼儿同伴间的模仿和学习,更具有示范性和亲和力,也更易为幼儿接受。由此,当观察到大二班女生张子睿在参与娃娃莲香活动时动作优美、节奏感良好时,课题组决定选择她来拍摄整套娃娃莲香的示范动作,做成教学微视频,制作成园本课程的微课1.0版本。随后,针对不同年龄段,课题组开发了大、中、小班的幼儿莲香示范动作,加入老师和学生同框,上传到“娃娃莲香”专题网站和手机微视频,制作成园本课程的微课2.0版本。经课题组成员集中研讨和不断完善,课题组创编了《娃娃莲香》课间操全套七节并上传到专题网站,在全园教师中进行娃娃莲香的通识培训。

四、借力信息技术,设计娃娃莲香文化活动

活动是文化的载体。为弘扬民族文化,省三幼着力打造娃娃莲香精品活动,通过信息化平台,借力各方媒体资源,助力莲香非遗文化的推广、宣传和传播。

1.直播课题研讨。为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加强幼儿教育的国际化交流,让传统文化精髓内化于心、外显于行,2017年,省三幼举办了“娃娃莲香吐芬芳,中挪幼教架桥梁”国际研讨交流活动。活动中,360“今日头条”进行了全程网络现场直播。精彩纷呈的纪实活动推进了中国和挪威两国幼教同行的交流,使中华传统文化飘香大洋彼岸,让世界人民共享人类文化瑰宝。

2.展演精品节目。2016年11月,省三幼第一次莲香文化活动就走向了著名的汉街大舞台,湖北省少儿频道进行了全程直播;2017年,省三幼娃娃莲香舞蹈《九九莲香闹新春》走进国家级琴台大剧院,参加了“第二届湖北省社会艺术教育(音乐·舞蹈)‘新星向荣’成果展”的精品节目录制;2018年,娃娃莲香文化活动《武术腾,莲香俏》走进武汉市电视台少儿频道,参加了该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录制……

3.亮相大型活动。省三幼以大型活动为载体,通过载歌载舞的艺术形式将莲香艺术广泛传播,用高峰论坛的研讨模式将莲香内涵深刻诠释。2017年,配合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而主办的“武汉军运杯·城市定向挑战赛”中,省三幼莲香课题组受邀在现场进行莲香文化展演,湖北经视直播还专访了课题组的专家和老师,向全世界传播中国的非遗文化。2017年,在中国烟台举办的为期4天的“全国新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学习高峰研讨和应用成果展示活动”中,评审专家朱施南以省三幼的省级重点立项课题“娃娃莲香——信息化技术助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为样本,向全国幼教同仁进行非遗文化“莲香”的展示、解读和宣讲;《荆楚俏莲香》作为盛典晚会的唯一外省节目进行了展演,莲香课题自此走向全国信息化舞台。在湖北省教育新技术研究2017年度开题工作培训会上,省三幼作为唯一的一个幼儿园课题优秀单位在会上进行经验交流分享,其报告精彩纷呈,其互动积极热烈。2018年金秋十月,省三幼将淘宝节的全部爱心款捐赠给莲香发源地——恩施州宣恩老区,期间被授予“湖北土家滚龙莲香传承基地”称号,并获“灯塔助学爱心使者”授牌,全体师生和家长用实际行动表达了保护非遗文化的信心、决心和爱心。

五、借力信息技术,催生娃娃莲香系列成果

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省三幼莲香传承创新的思维方式,从莲香“T”型发展的宏观思路到信息化运用的战略布局,从活动的普及性到课题的深入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做到人人上手、个个参与、时时宣传、处处推广,打造了莲香非遗文化立体开花的良好格局。

1.凝聚科研效应。“娃娃莲香——信息技术助推非遗文化的研究”课题被湖北省教科院立项为省教科规划办2017年度重点资助课题。省三幼积极参加幼儿园信息技术应用作品评比活动,推送的以莲香为主题的系列作品,共荣获省级和国家级一等奖28个、二等奖25个,并喜获湖北省“最佳团队奖”称号。我园创编的《中国首套大、中、小班幼儿莲香课间操》,研发的《幼儿园莲香主题环境创设》和《五大领域各年龄段莲香教学活动案例集锦》、《莲香游戏汇编》等作品最终形成了论文、图文集、课件、课例、微课、微视频等一系列研究成果。

2.释放传播效应。从试点班到全园普及,从百人莲香方阵到千人课间操,从幼儿园到社区,从手口相传到网络传播,省三幼娃娃莲香以点带面、以片带全,正以迅猛的发展态势,影响着广大民众的生活。曾经被淹没并少有人知晓的恩施土家非遗文化莲香现已广为人知,不仅走出社区,走出省市,也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省三幼用行动践行了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要求,成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忠实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3.喜获育人效应。对于孩子们来说,参与莲香传承活动不仅锻炼了肢体动作的协调能力,改善了自身的身体素质,还在集体表演活动中培养了团队意识,提升了社会交往能力,发展了对音乐、动作的感知力、理解力和表现力。莲香活动的开展,不仅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还有效促进了幼儿在运动、音乐、人际等多方面的智能发展,也传承了民族文化,提升了民族自信。而对于教师们来说,在以莲香为载体的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过程中,他们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有效的储存及管理,基于网络开展教学资源的相互交流与分享,学习反思的主体性增强了;在研发教育信息化需求的莲香校本配套课程体系中,他们探索钻研,课程研发的能力及专业素养也提升了。可以说,在莲香非遗文化传承及推广的过程中,幼儿教师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成长。

文化传承需凭借载体。下一步,针对莲香的传承与推广,省三幼将加大《5G智能云“莲香”小程序》研发应用的人力、物力投入,并充分利用手机智能云平台即时性、广泛性、渗透性的优势和特点,力争从千名“莲香娃娃”拓展到全园千个“莲香家庭”,通过累积效应,推动数千名“莲香家长”爱莲香、看莲香、学莲香、议莲香、买莲香、传莲香,从而构筑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娃娃莲香”信息化家园共育体系。

古语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荆楚俏莲香”必因信息技术而熠熠生辉,莲香非遗文化的种子也将在三幼人的共同努力下,播撒在孩子幼小的心灵,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单       位:湖北省省直机关第三幼儿园
作       者:袁   芒
文章来源:《成才》2019年第1期

帮助中心
PC下载
APP下载

扫码下载

人人通空间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