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自3月起,“幼升小”准家长们的手机里各类公众号、视频号、某音等APP,就开始热度持续升温,全都是聚焦“幼小衔接”这一话题的推文、电视剧、短视频,如:幼小衔接家长有多拼,为了学区房可以牺牲一切,一年级零基础入学跟不上,全职和职场妈妈的心酸……这些沉积多年的社会大环境,商业目的明显的培训机构营销诱导,为人父母对幼儿成长的不确定性焦虑等因素,导致幼儿从进入大班阶段甚至于在中班下学期,家长们普遍就开始不自觉地焦虑自己的幼儿能否顺利适应小学小学的学习与生活,一度形成幼小衔接不良的“内卷”风气,甚至有家长将幼儿在学科知识方面的掌握程度作为衡量幼儿园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到底该怎么做才能帮助幼儿自然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让我们首先来了解什么是幼小衔接,所谓“衔接”,意为互相连接。幼小衔接指的即是幼儿园和小学的“双向衔接”。近期,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在幼教圈、学龄前段家长圈刷了屏。《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到“幼儿园要做好入学准备教育。”并以以附件的形式,一并发布了《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以下简称要点),这不仅为我们幼儿园教师,更为广大幼儿家长指出了如何去做科学幼小衔接准备,让衔接更有效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和指导方法。
一、把握《指导要点》,抓住关键问题
(一)全面准备
入学准备教育是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几方面的有机融合和渗透。需要明确的是入学准备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上小学一年级,其意义在于以全面发展迎接未来,具有终身发展的意义。学龄前幼儿不应被知识性的学习填满成长的过程,应让真实的生活在他们的身上留下痕迹!
(二)把握重点
1.入学准备要循序渐进,从小班逐步培养。
在幼儿园方面为幼儿升入小学的准备,实际上从幼儿入园时就已经开始。5-6岁只是进入了一个即将进入小学的,准小学生准备期。小学的一年级也是幼儿的衔接期。所以我们的入学准备工作即幼小衔接活动绝不只是大班的事,要做到从幼儿一入园开始,就应对其进行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2. 入学准备要准确出击,在大班百花齐放。
根据大班幼儿园特殊需要,围绕社会交往、自我调控、规则意识、专注坚持等关键素质,有针对性地进行入学准备教育。我园大班组尝试以精细化 “小组快乐研学”、情景化“小学游园活动”、生活化“课间自我管理十分钟”、游戏化“专注力大挑战”等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如:传话游戏“鹦鹉POLLY”,幼儿需要听清并记住别人说过的词语或句子,又要在重复他人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词句,在游戏过程中提升幼儿的专注力和听知觉综合能力。我们在帮助幼儿对事物保持较高的兴趣输出和能力输出,拥有更为开阔的眼界、形成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各种能力,即为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3.入学准备要尊重规律,能融入一日生活。
入学准备教育活动须以“生成”作为基础,超越单一的知识心态,让幼儿在动态的生成过程中,构建关于知识的信念。如,我园大班组教师认真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武汉市幼儿园一日活动指南(试行)》,在武汉市学前阶段已有的主题活动基础上,以“适”衔接 以“融”贯通,细化丰富 “我要上小学”主题活动,从“入学愿望”、“学习兴趣”、“学习与生活习惯”三个方面来着手幼小衔接主题活动内容的设计与组织实施,和幼儿共同品味成长经历,在主题活动中以幼儿为中心,突出游戏化、生活化、情景化,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能自信、健康、快乐地适应小学学习生活。
二、家园同心共育,形成衔接合力
在入学准备活动过程中,我们需要努力打破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壁垒,力图形成更为协调一致的教育合力,使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成为可能。如:积极利用家长会、网络媒体、家长手册等,开展丰富、有效的幼小衔接宣传活动,让家长充分了解幼儿的成长规律和幼儿园、小学教育的不同要求;利用中班暑假前家长会(专题家长学校),让家长了解、体会、看到幼儿园、班级在幼儿即将升入大班段的幼小衔接方面的工作计划、安排,对幼儿即将经历的大班各项入学准备活动充满期待,对教师充满信任;其次指导家长树立和践行科学教育理念,如通过日常班级相关幼升小文案推送、小组家长沟通会等,帮助不同需求的家长达到清晰目前“幼升小”的招录标准及要点,有效缓释大班段家长对幼升小的莫名焦虑,进而对幼儿入学准备各项能力发展持有合理期望,能积极配合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协助幼儿的进步和能力的培养;最后在临近小学报名、游园阶段,开展较为集中的社区实践活动,熟悉小学初入学阶段的各项实操流程,并不断拓宽积累生活知识面、幼儿生活自理、个人安全行为管控等方面的细节能力,帮助家长、幼儿能顺利同步过渡小学一年级入学阶段的生活、综合能力、心理调整适应期;充分利用社区、社会的各种资源,为幼小衔接活动创造机会,加强与小学的互动,形成幼小联系的机制;同时,幼儿园要加强宣传,积极利用和引导各类媒体,形成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更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三、关注个体差异,做好心理准备
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幼儿需要面对的问题不仅是人际关系的转变,学习模式的改变,还有心理方面的焦虑,以及安全感的缺乏。每名幼儿的适应能力不同,这与其心理素质有着莫大的关联。为此,大班教师需要关注幼儿心理,培养每一名幼儿的适应性,强化心理教育和辅导。如:可以在日常活动中暗示幼儿升入小学是一件神圣的事、美好的事,告诉幼儿小学有很多和蔼的教师,他们会像幼儿园教师一样爱自己。又如:教师可组织幼儿提前参观小学校园中的各种设施设备、环境,感受小学生的行为方式,带领幼儿参加小学生加入少先队的仪式,并传递美好向往,使幼儿对进入小学学习产生一种渴望,从而减缓幼儿的心理焦虑。与此同时,联合家长帮助幼儿完成入学前心理过渡,使幼儿能以一个良好的心态来进入到小学阶段,那么就会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
入学准备是我们陪伴幼儿走过的一段旅程,需要的是成人与幼儿彼此接纳、理解与共情。我们与幼儿总是互为镜子,当我们看向他们的时候,他们也在观察我们。珍视幼儿当下的生活感受和幸福体验,成为幼儿的那道光!
单 位:武钢青青幼儿世界·新世纪园
作 者:何欣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