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好习惯需要社会道德舆论的熏陶,更需要家庭、幼儿园实施教育正确引导而形成。幼儿园是基础教育机构,如何让幼儿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幼儿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们在对幼儿的养成教育中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实践:
一、重视环境创设,助力幼儿养成教育
班级环境不仅根据主题活动适时设计,充分营造舒适、愉悦的氛围,更是将养成教育贯穿其中。幼儿参与班级环境创设的同时,师生还共同制定区角规则,并利用娃娃家、表演区、图书角等区角活动的开展,让幼儿在角色扮演、阅读活动中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养成良好的习惯。
班级外部环境中,一些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标语,也渗透在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得到进一步的规范。在班级文化主题墙面上,我们将好习惯在班级醒目处进行张贴,辅以家长、幼儿协助收集的规则图片,让幼儿时时都能看到有关好习惯的教育内容。一些细心的家长,还制作了以幼儿为主角的宣传小报,用画报的方式记录了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正确行为,有效的激励了幼儿规范自身行为的热情,同时也能感染其他幼儿效仿、学习。
我们还生成了题为“悄悄话”的主题活动,并和幼儿共同设计“悄悄话”标识,投放于各区角,随时提醒幼儿在集体活动中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不要影响他人,在活动室的四周我们张贴着各种儿歌,如“宝宝有个家,玩具也有家,你有家,我有家,游戏结束都回家”等等。还有“规则之星”专栏的设置,真正从小处、细处着手,让幼儿自觉参与到文明、守规的活动中来,并最终内化为幼儿的一种自发行为,让养成教育落到实处。
二、巧妙贯穿渗透,让常规养成教育化,
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个体差异及教学计划,定期开展养成教育活动。利用故事、儿歌,把养成教育的内容设计成让幼儿容易接受的教学内容,如故事《小熊三三》,让幼儿懂得做客时应该轻敲门,有礼貌和客人打招呼,在别人家不能乱翻别人的东西等。通过故事环境的创设,让幼儿在轻松而有趣的表演中,理解故事内容,懂得礼貌待人、守规有序的道理,同时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另一方面我们注重将养成教育渗透在各学科中,让幼儿时时刻刻受到良好习惯的熏陶,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平衡地发展。在美术活动中,小组活动材料故意不按幼儿人数准备,如不同颜色的蜡笔、剪刀、胶带等;在搭建活动中,要求幼儿用有限的材料进行建构游戏,并建立竞争机制,在如此情境下,幼儿很自然的就懂得了要谦让等待、分工协作才能让活动顺利的得以进行,少了往日的争吵而多了几分和睦与温馨。再如,每周一的升旗活动,要求幼儿当天统一着装,按时参加升旗仪式,规范行为,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还充分利用每天进餐、午点环节对幼儿进行用餐的守规教育。从中班开始实施的班级值日生制度,也极大鼓励了幼儿在一日生活的各环节中,注意守规守序,以自身为引领,带动更多幼儿守规有序。
在日常生活中,为更好的实施养成教育,我还将幼儿的生活细节点点滴滴录播下来,通过屏幕让幼儿自己进行辨识,并以小组讨论、代表发言的方式进行抢答类的竞赛活动,就事论事进一步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
三、转变家长观念,重视家庭养成教育
家庭是幼儿养成教育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幼儿有深刻的影响,直接关系到我们的教育效果。有人说:幼儿园教育,要拿出60%的精力引导家长,要拿出40%的精力来教育幼儿。所以,做好家长工作是养成教育的重要任务。
“身教胜于言教”,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幼儿的榜样,用自己的行动来感染幼儿。平日里我们与家长经常保持联系,通过面谈电访、家长园地来达成家园互动交流,家长会、家长学校则是通过专家、教师给家长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引导家长走出教育误区”为重点,从各方面指导、规范家长的教育行为。
再者,通过各类渠道、平台普及养成教育规范及引导策略。如坐姿端正自然、能专注倾听不随意打断他人讲话、懂得轮流和谦让、学会自律和控制情绪等等守规细则的解读,让家长能很直观的明晰养成教育的内容;定期、不定期的幼儿在园活动展示在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情况的同时,宣传了幼儿园的教育主张和教育目的;并协助家长能按照幼儿园的教育要求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教育,保证幼儿在家和在园的思想、行为和表现一致、同步,更利于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养成教育就像是有着不同风光的乡间小道,需要教师用敏锐的观察力,随人、随事、随时、随地、随境地进行有效教育。一系列的活动还在进行中,而我们已然看到幼儿的改变和成长。入园时声声问好声、同伴间相互谦让协助的和谐场面……还有家长在行为态度上的巨大转变,都让我们看到了开展养成教育的多方面实效。
养成教育的实施还有很多方法,只要把握知行合一、知行协同的教育思想,持之以恒,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就不是问题。然而,这一过程又是漫长而复杂的,只有我们和家园携手共同努力,坚持从正面塑造幼儿良好的品质,启迪幼儿幼小的心灵,相信我们的养成教育会取得更大成效。
单 位:湖北省武汉市常青阳光幼儿园
作 者:刘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