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的状况下,环境保护是一个越来越引起世人关注和重视的主题。我国正把保护环境列为一项基本国策,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而环境教育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必须从幼儿抓起,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也是幼儿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必须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加强对幼儿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培养的探索研究,寻找有效的教育策略来萌发幼儿的环保意识,使他们形成正确的环境道德观念,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一、以渗透教育为主渠道,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环保教育
1.在主题活动中渗透
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而主题活动所营造的场景往往具有情境性、直观性,容易被幼儿理解和接受,对幼儿而言往往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主题活动是渗透环保教育的一个有效平台,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口。
通过在主题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的渗透,既是对幼儿知、情、意、行多层次的一种教育渗透,也是在不同选材、不同教法当中对幼儿进行有机而灵活的一种教育渗透。这种渗透,包含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让幼儿的环保教育内容更为系统和全面。如,社会领域主题活动“窗外的垃圾”,通过让幼儿观察小动物乱丢垃圾的行为,引导幼儿来评价小动物的行为是否正确,从而帮助幼儿了解什么是环保,教育幼儿养成不乱丢垃圾的好习惯。又如,艺术领域主题活动“乐音和噪音”,通过让幼儿感知区别乐音和噪音,引导幼儿讨论:喜欢哪种声音?为什么?这种优美音乐和杂乱无章的噪音之间所形成的强烈对比,让幼儿真切地感受到噪音的危害,感受到在噪音环境中生活的痛苦,在萌发幼儿保护环境意识的同时,也让幼儿初步了解了如何创设一个优美的环境。科学活动“请少用塑料袋”,则通过观看小实验让幼儿了解塑料袋的危害,引导幼儿讨论减少因塑料袋造成污染的方法,鼓励大家要多用布袋、纸袋,少用和不用塑料袋,帮助幼儿增强环保意识,并初步学会如何保护环境。
2.在一日生活中渗透
《幼儿园教育与发展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应渗透于多种活动和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日常生活中的环保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人的行为是通过不断重复和强化由不自觉行为转化为自觉行为的过程。遵循这种行为转化的规律,我们会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通过不同的方式培养和强化幼儿的环保意识,以期养成幼儿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如在平时的教学环节,我们时常提醒教育幼儿爱惜图书、爱护公物、保持室内外卫生。在喝水环节,我们开展“节约用水”系列活动,通过教幼儿正确洗手等方式来引发“节约用水”的话题,组织幼儿讨论如何节约用水,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节约宝贵的水资源。在户外活动环节,我们时时提醒幼儿爱护大型玩具等公共财物,帮助幼儿认识“不攀爬采花,不随地吐痰”等保护环境的标语牌,教育幼儿用文明的行为保持环境的整洁和优美。在进餐环节,我们引导幼儿不挑食、不浪费,养成爱惜粮食的习惯。在公共场所,我们提醒幼儿不乱扔东西,废弃物要分类放入垃圾箱,指导幼儿少用或拒绝使用一次性物品,让他们知道有些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是对资源的浪费,对地球环境的污染。通过一系列的一日活动各环节的细微渗透,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体验良好环境的重要性,引导幼儿将简单的模仿行为逐渐转化为行为自觉,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习惯。
3.结合各种环保纪念日进行渗透
结合国际国内一些与环保有关的纪念日,让幼儿参与保护环境的“绿色行动”,也是开展环保专题教育的好时机。如,植树节、爱鸟周、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无烟日等纪念日前后,我们可采用做游戏、画图画、讲故事、唱歌跳舞、放录像、欣赏图片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围绕纪念日主题开展相应的环保知识教育和环保宣传活动。
二、以习惯养成为重点,加强行为指导,培养幼儿环保意识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什么是教育”的回答很简单,就是“养成习惯”。幼儿教育更是如此。环保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态度和行为,它的养成不是靠简单的说教就能形成,它需要时间和环境的不断“潜移默化”。
幼儿的环保意识要转化为自觉的环保行为,需要从幼儿生活经验出发,坚持持续、长久地从身边小事做起,日积月累,使之成为幼儿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素质。在《纲要》中也有这方面的明确要求,如《纲要》要求要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幼儿在园的日常生活分各种活动时段,教师可在不同的时段根据活动内容的不同相机进行环保教育。如,晨检时,在观察了解幼儿身体健康状况的同时,督促幼儿保持仪表整洁,时刻提醒幼儿保持身体各部位的洁净;桌面游戏时,提醒幼儿及时捡起掉在地上的积木玩具,玩完玩具学会收拾整齐并放置好;户外活动时,提醒幼儿不损坏花草树木,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午餐和点心时间,提醒幼儿离开座位时小椅子轻轻放,不发出噪声,吃完的点心包装纸、牛奶盒等放进垃圾桶等。
幼儿环保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长期坚持,时时加以引导。教师要学会利用各种方式和时机提醒幼儿,强化幼儿的环保行为习惯,如可用图文并茂的图片标识贴在不同的地方,在时时提醒幼儿的同时,强化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行为;对于习惯好的幼儿要进行奖励,并请他们介绍自己的做法,通过榜样的激励作用激发其他幼儿树立环保意识,学习环保方法,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
三、以家园共育为前提,加强家庭配合,强化家园一体化教育效果
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园教育同步是保证和提升教育效果的必然要求。只有幼儿园与家庭密切配合,才能使幼儿的环保教育达到1+1≥2的效果。
家园一体化进行环保教育的前提,是家园环保教育观念必须保持一致,在取得教育观念的一致性后,幼儿园实施的各项环保教育措施才能落地生根。幼儿园教师可利用幼儿园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家园联系册、家长园地等渠道,向家长宣传幼儿环保教育的内容,引导家长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以提升家庭环保教育的成效。
家庭环保教育的主要方式也是把环保教育渗透在幼儿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幼儿父母可从简单的学做家务活开始,培养幼儿环保意识与行为习惯,如让幼儿参与扫地、擦桌椅、拖地板、倒垃圾、整理物品等家务劳动;家长也可多带孩子接触大自然,在开阔幼儿眼界的同时普及环保知识,引导幼儿了解绿色植物对人类生存所起的重要作用,了解环境资源的破坏对人类的危害,了解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家长也可引导幼儿学会一些保护环境的方法,如收集废旧物品,学会废物利用,争当“绿色环卫士”。家长要配合幼儿每天做好“绿色记事本”的环保记录,如,“我看到房间无人却开着灯,我主动去关灯了,节约了电”;“今天我把废电池带到幼儿园的废电池收集箱里了”;“今天本想开车去超市,在我的建议下我们步行前往,既节约了汽油又减少了白色污染”等等。为了带动更多的家庭投入环保活动,教师可组织幼儿将自己和父母一起记录的“绿色记事本”每周一次在班上进行交流,幼儿园则可每月在每班评出一个幼儿家庭成为“绿色标兵户”,并在学期结束时颁发荣誉证书。幼儿园可将这些评出来的“绿色标兵户”的绿色行为和环保经验通过橱窗、网站、微信平台等形式进行推介,帮助更多的幼儿在家园一体化的环保教育中习得经验,养成习惯。
当今地球越来越严峻的环境问题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幼儿的环保意识培养势在必行。目前,我们虽然采取了不少措施提升幼儿的环保意识,培养幼儿的环保习惯,但还有不少问题需要我们继续思考和深化,比如:如何进一步促进孩子环保行为“习惯化”,如何进一步提升教师、家长的环保素养,如何使家园环保一体化教育做到点面结合等。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人类的希望,把环保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幼儿身上是有现实和深远意义的。对于下一阶段的工作,我们将以幼儿及幼儿园的实际情况为着眼点,立足幼儿未来发展,扎扎实实做到以园为本,大力开展环保研究和环保课程的开发,以小手牵大手,以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以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提升环保教育对周边人群的辐射作用,将更多的人纳入环保教育的阵营,让更多的人从环保教育中受益。
单 位: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海丽达航天双城幼儿园
作 者:骆 辉
文章来源:《成才》2018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