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是幼儿在幼儿园和小学初级阶段两者之间进行的教育连接。其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生活自理能力、运动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是幼小衔接最重要的内容。这些习惯的培养也是我们幼儿园教育的主要内容,能让幼儿能更加快速地适应小学生活。而运用一些具体的教育方法发展幼儿的基本技能,并且坚持“够一够摘桃子”的原则,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提出一些更高的要求,更能为幼儿步入小学生活做好准备。
一、家长是幼小衔接的核心成员
很多家长对幼小衔接的认识存在误区。少部分的家长关注到了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习惯的培养上,但大部分家长还是觉得做好知识上的衔接,提前学习算数和拼音就能尽快的跟上小学的脚步。其实幼小衔接不是从大班才开始,而是伴随着幼儿进园的那一刻就开始了。所以在每学期开学的家长会上,将学期的计划、具体的教学活动展现给家长,使其了解各年龄段教育的内容,这可以从观念上让家庭明白幼小衔接的真正意义,积极与教师进行沟通,为幼儿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家庭是幼儿的第一所学校,家长作为幼儿出生的第一任教师,不仅要清楚幼儿的早期学习经验,还要了解幼儿的自我服务、社会性交往、基础知识学习、自我情绪调节等各方面方面的发展。
二、幼儿是幼小衔接的主体
在幼儿园期间,幼儿们学会感知世界、与人交流、学会寻求帮助、能解决简单的问题、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在进入小学之前就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技能。大多数的幼儿其实都比较向往小学的生活,听听幼儿们的想法,和幼儿们一起聊一聊关于小学的那些事:小学里有什么、关于上课的时间、关于作业、关于上小学需要带的东西……带上幼儿们的好奇心,大班可以让幼儿提前参观小学校园、如果有机会让他们和大哥哥、大姐姐直接进行沟通,这样会给她们带来安全感,而不是恐惧小学生活。科学的幼小衔接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沟通合作能力,可以让幼儿正确尊重、信任他人,使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道德品质,有利于他们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
三、教师是幼小衔接的引路人
教师是幼儿能否顺利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一个关键因素,园内开展的各项活动都会对幼儿产生影响。教师们要加强幼儿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让幼儿们学会自己动手、动口、动脑。面对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自己解决,只在必要时给予引导和帮助。还可通过开展规则游戏,让幼儿逐步了解规则,有意识地发展他们的自控能力。各领域教学还应为幼儿创设交往的机会,让幼儿体验合作的愉快。由于小学的作息时间和幼儿园完全不同,因此在入学前的几个月,幼儿园还可以按照小学的时间表为幼儿们调整作息计划,适当缩短午睡时间,每节课可延长到 35 分钟;适当增加智力活动的比重,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在幼儿离园前布置一些小任务,让幼儿自己独立完成,以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与学习能力。让“我长大了,要上小学了”这种思想深入到幼儿的心理,激发幼儿上小学的积极兴趣,从情感上愿意去上小学。
幼儿园与小学初级阶段的幼儿有着相同的特点,存在着连续性,又有一定的独立性。明确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差异,切实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树立科学理念,尊重幼儿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三位一体,才使幼小衔接工作落到实处。
单 位: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崇仁路幼儿园
作 者:吴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