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是整体性的,幼儿园自然教育必须从“课程”的视角进行建构和实施。基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基本要求,自然课程从幼儿体验和探究自然的基本需求出发,在横向的维度上,将课程的目标体系聚焦于“自然中的美育”、“自然能力”和“自然认知”三个基本方面。我们以工作室项目研究形式,结合季节、本园“大自然”中独有自然环境和园本美育特色,促进幼儿自然情感、能力和基础认知的发展,鼓励幼儿去认识、发现、探索身边的自然事物。
一、以项目研究为载体,建构园本课程
我们采取全园参与教研组织形式,成立了自然教育项目工作室,通过教师能力和幼儿年龄特点分层,把教师队伍带入课程中,让教师从教育观念到组织实施获得实际有效的方法。
一是观念的引领。引导教师感受自然课程的魅力,主动发现构架自然课程。我园教师通过对园内环境的布局进行分析,结合美育特色的教育理念,在大自然中寻找美育的契机。生成出能帮助幼儿获得情感、道德、认知全面发展的课程。激发和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强调真实和体验,去发现大自然的本色。在真实情景中,培养幼儿求实、严谨、条理、细致的科学态度和基础能力。尊重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探索,促进幼儿自由发展原则,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为主的课程创生。让教育回归自然,回归生活。
二是案例的引领。例如:大六班《寻找秋天的秘密》。秋天的幼儿园里有什么呢?幼儿最熟悉的就是幼儿园的教室和操场,他们对幼儿园里藏着的小秘密非常好奇。硕果累累,野草芬芳,在这美好的秋天,大六班的幼儿拿起任务卡要去园子里“寻秘”了!通过任务卡引导幼儿的有意“观察”,在观察中学习思考。任务卡上有蜘蛛网、露珠、各种形状的叶子、南瓜…这些东西会不会出现在幼儿园里呢?他们拿到任务卡开始犯难,幼儿园里树叶到处都是,可哪里有南瓜呀!还是赶紧跟上步伐去一探探究竟。脚踩在吱呀吱呀的落叶上,是秋天最不可忽视的声音。各种形状的落叶带着生命之美,幼儿用形状来将落叶进行分类,从边到角,仔细观察,尝试总结表达。在自然中,真实的感受环境带给人的能量。和同伴一起近距离窥探叶子,惊叹叶脉的连绵起伏;小石子的粗糙,鹅卵石的光滑;亲手采摘橘子,闻橘子淡淡的清香,品甜甜的橘子瓣;藏在角落不易发现的蜘蛛网、花、露珠;与脑海中胖乎乎的黄南瓜不一样的细长绿南瓜…这些都是大自然给我们反馈的信息。
二、以项目研究为支撑,推进课程实施
自然课程的实施方式是以主题为基础,用项目的形式推进。课程主题的设计和架构,充分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发展的特点及认知需求,做到不同年龄阶段各有侧重。同时,也会关注到幼儿学习发展的整体性和连贯性,部分主题会在小中大班重复出现,但侧重点又有所不同,逐步递进,有效衔接。在活动流程上从问题出发,带着探究的情境,注重引导幼儿观察、感受和体验自然;在解决问题时,进行相应的自然探究;在观察和探究的过程中,进行记录和表征。一套完整的实施模式,是自然课程得以有效实施的保障。
三、以项目研究为契机,回归教育原点
在不断优化过程中,让课程活动回归幼儿本身,可以进行课程细节的优化教研。结合本园特色与环境特点,以主题为形式激发教师创生精神,发散幼儿思维,以幼儿兴趣为主去开展活动,回归生活本真,让教师也像幼儿一样回归童真。
人与自然的关系密切,越是了解,越多一分亲近、多一分归属感。自然课程的开展让教师和幼儿对幼儿园都多了一分的热爱。
单 位:湖北省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育才实验幼儿园
作 者:丁雯婧